兵击之神,从攀登超越之塔开始

18 登场(争取晚上再一更)

姜老夫人也点头。姜梨心中摇头,面上却只能笑道:“好。”

殷之黎正站在殿外,与一位年轻人说话。他其实之前一直生活在云中,和燕京城里的人并无交集。但奇怪的是,燕京城的这些官家子弟,看样子却一点儿也不讨厌他。没有排外的意思,甚至看上去与他关系很好。姜梨的心中,对殷之黎又有了一层计较,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燕京的官家公子贵女们,大多会自视甚高,不愿意与瞧不上旳人为伍。就连姜梨,来到燕京城一年,虽然贵为姜家小姐,也没有交好的伙伴。这固然是因为姜梨不愿意逢迎讨好她们,但她们本身一开始就抗拒姜梨融入贵女这个圈子。

殷之情喊道:“哥哥。”

殷之黎恰好和面前的人说完话,正要离开,听见殷之情的叫声,回头一看,看见姜梨也是一愣,随即眼中浮起一丝笑意,温声道:“姜二小姐。”

“殷公子。”姜梨回道。

殷之情眨了眨眼睛:“你们先说着,我先去跟娘说一声。”不等殷之黎说完,她就先跑了。唯独只剩姜梨和殷之黎站在一起。

殷之黎有些无奈:“抱歉,舍妹……”

“县主天真烂漫,很可爱,殷公子不必介意。”姜梨笑道。

殷之黎闻言,神情放松了下来,也跟着笑道:“姜姑娘还是这么善解人意。”

他们二人站在一处,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男子一身白衣温润,俊美和煦。少女青衣灵动,秀媚乖巧,倒是十分登对的一双璧人。殷之黎相貌家世都出众,自然也有许多姑娘家青睐,有心之人见此情景,倒是心凉了半截。倘若殷家和姜家联姻,倒是没有别的人什么事儿了。照如今这模样看来,殷之黎和姜梨似乎也很熟稔,莫非早就有此端倪?

姜梨感受到许多打量猜疑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心中啼笑皆非,却丝毫不紧张。落在殷之黎眼中,却是姜梨并不反感与他呆在一块儿。他看着姜梨,奇道:“姜姑娘怎么不拿之情送你的扇子了?”

“扇子?”姜梨一愣,突然想起那把被姬蘅没收的扇子,姬蘅说的“你再收别的男人的礼物试试看”。

他就这么拿走了那把扇子,到现在也没还回来,也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姜梨心中好笑,面上不自觉的就带了点笑意。殷之黎见她如此,轻声问道:“姜姑娘?”

姜梨这才回过神,道:“那把扇子……夏日快要结束,我瞧着天快要凉了,就将扇子收了起来。”

殷之黎怔住。

姜梨还想再胡诌两句,忽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那声音懒洋洋的,带了点笑意,不紧不慢的开口。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筒中,恩情中道绝。”他含笑的,意有所指的问:“姜二小姐这是把谁比作了弃妇啊?”

姜梨回头一看,就见姬蘅不知什么走了过来。

他大约是刚到的,今日也是穿着一身红底黑牡丹的长袍,艳丽又幽深的图案穿在他身上,却异样的契合。男子是不必涂脂抹粉的,即便这样,他站在这里,也将满殿争奇斗艳的女儿家都比了下去,任谁在他那双狭长的、含情的琥珀色眸子中,都会变得黯然失色。

他就站在姜梨身后,姜梨的身前站着殷之黎,姬蘅个子很高,竟比殷之黎还要高上一点。他就这么居高临下的看着二人,笑盈盈的抚过自己的扇子。那扇子一寸寸展开,上面的金丝牡丹异常妖冶,夺人心魄,扇柄处,一只血色蝴蝶翩飞起舞。

殷之黎愣了一下,目光追随着那把扇子,忽然之间,便觉得自己送给姜梨的那把扇子,实在是很寡淡,很黯然了。他的目光,又从扇子转到了姜梨和姬蘅二人之间。

年轻男人妖冶艳丽,姜梨清丽脱俗,站在一起,却没有一丝奇怪的感觉。他们站在这里,反而会让其他人自惭形秽,让人觉得,无论如何都插不进这两人之间。

就是如此契合。

“国公爷。”姜梨颔首道。

听见姜梨的话,殷之黎才回过神,他是听过肃国公的名字的。也知道殷之情一直很注意他,上一次匆匆一瞥,却没有这一次近距离看这般惊艳。他刚想要和姬蘅行礼,姬蘅却看也没看他一眼,从他身边走过了,不知是不是殷之黎的错觉,他觉得,姬蘅似乎看了他一眼,目光讥讽又轻蔑。

姜梨蓦地有些尴尬,心中暗骂姬蘅,何必要当着她的面让殷之黎出丑,这样如何下得了台。

殷之黎却十分好脾气,姬蘅走了后,他笑了笑,道:“今日一见肃国公,果然名不虚传。”

姜梨仔细的打量殷之黎,将殷之黎是真的没有一丝怨愤之气,仿佛是真心实意的称赞似的。不管是装的还是真的,他能做到这一点,至少也不会让人难堪。

殷之黎又笑道:“姜姑娘刚才说的是,秋日要来了,扇子也用不上,收起来最好。”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念着姬蘅说的诗句。那首诗的意思是,扇子到了秋日就被人丢弃了,好比被丢弃的女子。姬蘅的话莫非是提醒,姜二小姐说起秋扇,难道有别的意思?

他的笑容,就此有些心不在焉了。

姜梨并不想和殷之黎多谈,将殷之黎有些失神,就趁机找借口要回卢氏身边。这之后,姜梨一直寸步不离的跟着卢氏,她实在不想应付殷家这对姐妹,不顾卢氏对她的暗示,全部装作不知。

再过了不久,皇帝和殷湛也就到了。

今日本就是为了殷湛庆祝战功而设宫宴,自然是以殷湛为主。姜梨也是第一次看到殷湛,殷湛和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她以为殷湛会肖似叶明煜那样的粗豪大汉,没料到生的可谓是十足英俊了,又英俊又野性,放在如今,怕也是许多女子的心上人。相比起来,殷之黎和殷湛一点儿也不像,殷湛轮廓五官都十分深邃,和殷之情很像,殷之黎却温润如水墨山水画,柔和的一塌糊涂。

姬蘅坐在殿中一角,光纤明暗中,姜梨与他离得太远,看不出来姬蘅是什么表情,因此,也不晓得姬蘅有没有看向殷湛,又是什么眼神。

宫宴很快开始了。

姜梨低头,慢慢的吃东西。到现在为止,洪孝帝还没有提赏赐的事情,殷湛自然也没有求赐婚。太后和皇后也都在。一向不怎么出慈宁宫的太后,今日却显得也很高兴,同皇后说话。曾经荣宠一时的丽嫔,如今也成为一抔黄土,朝廷里的臣子们又蠢蠢欲动,想算计着哪个女儿进宫最好。洪孝帝如今地位是坐稳了,没有了成王,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又正年轻,哪个女儿家要是入了洪孝帝的眼,自然能带着家族飞黄腾达。

因此,今夜里许多年轻的女眷,才使出浑身解数装扮的美如天仙。

只是,姜梨心中却不这么想,从丽嫔的事情就能看出,只怕这位帝王,并非是一个耽于女色的帝王。想做第二个丽嫔,可没那么容易。满场芬芳中,殷之情倒是格外显眼,她本就生的国色天香,加之又盛装打扮,叫人不注意也难,旁人大约以为她也是怀着想要进宫的心思,姜梨却晓得,殷之情的目的,分明就是姬蘅。

看他们今日一同穿了红色就知道了。

平阳县主这回也是煞费苦心了,可惜的是,她并不知道,姬蘅和殷家有深仇大恨,注定要你死我活,殷之情的心思,也注定要酿成苦果。

酒过三巡,觥筹耳热间,洪孝帝就说起殷湛此番降灭成王叛军的功劳,他道:“夏郡王降灭成王有功,理应赏赐,还当重重的赏!”

殷湛从席中站出身来,众人都盯着他,他一撩袍角,对着洪孝帝跪倒下去,道:“降灭叛军,是微臣分内之事,微臣不敢居功,都是陛下调令得当。微臣有一事相求,望陛下看在微臣此番带兵平叛的份上,恩准臣的请求。”

“哦?夏郡王有何请求,但说无妨。”年轻的帝王似乎心情很好,看向臣子的目光甚至带着笑意,十分宽和。

“臣有一子,如今二十有三,”殷湛道:“犬子爱慕首辅姜家嫡出二小姐,臣冒死恳请陛下赐婚犬子与姜家二小姐,臣不胜感激。”

此话一出,厅中众人皆是安静下来,静的连一根针落在地上也能听得见。

殷湛保持着跪地的姿势,殷之黎先是愕然,随即也跟着站出来,跪倒在地。洪孝帝一时没有回答,只是盯着殷湛,不知道在想什么。

女眷们的目光便是半是羡慕半是妒忌的看着姜梨,殷家愿意用战功来换一个赐婚,可见是很看重姜梨。男眷们则是妒忌殷之黎,殷湛这么说,洪孝帝定然会答应,姜二小姐日后只怕就要成为殷家的世子夫人了。

姜元柏拢在袖子中的手,却是渐渐握了起来,他的额上也开始渗出汗珠。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洪孝帝并没有一口答应。

洪孝帝为什么不答应?只不过是一桩赐婚而已。

姜元柏忽然想到姜梨之前与他说的那些话来,燕京朝堂尚且不稳,过早的与殷家走的太近,并非是什么好事,当心惹祸上身。他当时只觉得姜梨有些危言耸听了,毕竟殷湛才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又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这么多年在云中也很安分,洪孝帝看样子也很信任他,否则不会在成王举事的时候,让殷湛回来解困。

内容转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