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劫

六、入世(1/2)

三百多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大家想必都很清楚。

末代封建王朝虽历经数位皇族统治的盛世,却一直管理严苛,在江湖中快意恩仇自由惯了的人,很难适应那样小心翼翼的生活,所以一直难有大的动作和广泛的成效。

直到王朝势微,外强凌虐,群雄并起时,虽是大展拳脚的好时机,却又有枪炮威胁。

那时候的枪炮威力,实在不值一提,根本敌不过许多武林人的拳脚速度、飞檐走壁。

但也足以让人难过。

若以当时的水平,只须集合数人之力,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聚沙成阵、移山填湖……都是完全可以完成的事情,但过度使用五行之力为己所用,有伤天和,法术反噬恐伤己身,武术界一般也很少实际使用。而飞花伤人、驭剑杀人,也不是每个武林人都能达到的境界,即使能够大成,也至少需要数十年潜心修炼。

然而,随着武器研究的飞速发展,一个普通人,只要一把枪、几个月,就同样可以在数十米之内刹那取人性命。

这怎么能不让毕生追求武术境界的人无奈、气恼、不安、沮丧呢?

人类对残杀同类生命的研究,竟然比其他任何科技研究的发展都要迅速快捷,而且不断追求扩大伤害性、毁灭性,即所谓的“快速有效的大量削减敌人有生力量”。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它却又被人们如此习以为常、乐此不疲的进行着。

若放在地球的角度而言,处在食物链最高端而又繁殖如此迅速的人类,能用这种方式来减轻大自然的压力,也是一件幸事。

但是身为人类,却只能苦笑。

——人类的天敌,就是人类本身。

中国武林第一次接触枪炮,不是西方闯入国门之时,而是更早期,在第一次东西方武术门派的交流上。

那是一队随葡萄牙外交队伍前来的西洋武术家,本着来华学习和交流武术的目的,同时兼任大使保镖一职。当各派拣选的一群年轻精英演武完毕,眉飞色舞、昂然自得之时,只见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金发女子,只是随手一扬,“啪”的声,原本用于悬挂暗器技击目标的小树竟齐中折断。这时众人才发现,她手中是一只黑黝黝的金属物品。

枪炮的到来让武林人气恼甚至尴尬,却同时也让各门派中的智者有了略窥端倪的感觉。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其间的飞跃式发展让人叹为观止,也让人暗自心惊。也许,巫真前辈所预言的末世劫难,就要着落到此物身上。

于是,各大门派也开始对峨嵋所提倡的入世以救世感到赞同和支持。因为只有能够影响和操纵高层的决策,才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那时候,东西方武术各派的沟通已经达成默契,于是便兵分两路,一东一西尽力阻止武器的进一步发展研究。

西方武术界,开始进一步与宗教信仰相结合,企图利用教皇的力量控制局面不致进一步恶化。

而中国,则通过锲而不舍的影响最高统治者——皇帝,最终成功阻止了武器的大量引进,减少了华夏文明与西方的联系和交流,使国门紧锁多年。

那时以为这样就可以延缓浩劫来临,没想到后来却因此给国人提前引来一场浩劫。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现在要说的正是各个门派按照潜龙阁的分派有条不紊的展开了行动——入世。

从从不与官府来往,到需要官场;从很少和平民布衣深交,到需要向他们讨教普通的生存之道……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而且,并不愉快。

就象美丽的原始森林,远看美丽,其中却尽是毒虫猛兽,潮湿腐败,难以容身。

何况远看时,就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