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年》日常 更新到23年2月 第174

第59章(1/3)

“这块表哪儿来的?”他手里拿着一块老式的海鸥表。

佟西言没怎么想:“捡的。”

“哪儿捡的?”

“好久了,”佟西言说,“好像是我高中的时候吧,有一天我骑自行车去找同学复习,有个人,好大劲儿撞我,连人带车都给我撞飞了,天没大亮,他走的时候我才发现雪地里有这块表。后来我在那儿守过几天,没遇到他,我就只好先收着,一收给收忘了,您看看盒子底下是不是还有十块钱,也是他的。”

刑墨雷盯着他看。

佟西言忐忑起来,问:“怎么了?”

“没怎么,”老家伙把表往自己手腕上戴,“我父亲死前送了我一块表,二十年前不小心让我弄丢了。”

佟西言瞪大了眼睛,还没说话,便被扑倒堵住了嘴巴。

梁悦一直到临近午夜才恢复体力,人一舒服他便要造/反了,从楼梯间里拖了一堆烟花出来。

城区里烟花不好找了,每年家长都做贼似地偷偷摸摸跑很远乡下去给他买。大大小小各种样子,有拿在手里会旋转的,有喷出来像喷泉的,有甩着玩儿的,花样多到再老成的小孩都抵挡不了诱惑。

每年到这个时候,小区里几个孩子便都眼巴巴等着他们的小悦哥哥,梁家的院子里一开始有光亮,他们便要哥哥哥哥的叫着跑来凑热闹。

即使有小雨也不影响这份快乐。

家长立在屋檐下,看着嘴角含笑的小少爷,一年一年,他比烟花璀璨耀眼。

日常48(架空篇)

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民营医院在讯息获得方面往往落后于公立医院,省厅的内部文件有许多都不会传达到他们手上,仿佛一家营利性质的医院便完全谈不上什么社会责任。但恩慈多年以来毕竟参照公立医院的运营模式经营,他们的老院长还在世的时候,一直在最大限度的让医院实现公益性,淡化盈利,积极地为市民能够得到公平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努力。他建立的企业文化影响着医院上下两千来号员工的思想,使他们有一种类似英雄主义的奉献精神,对职业本身也充满了使命感,这种观念在医院中层以上干部中尤其体现。

他们得不到第一手消息,但随着疫情的扩散,领导层逐渐意识到了严重性。小年之前,院部在全院范围召开了一次冬春季传染性疾病防护知识培训,并将全院一次性防护用品进行了清点与补充。

两天后,新闻播报曾在SARS期间挂帅的院士去了疫区中心。同日,院长办公室会议上,梁院长决定立即成立防控小组,并召集医院各科室负责人详细部署传染病防控工作,以书面形式对全体员工包括保洁人员再一次进行了疾病相关知识的培训。

接到书记打来的电话时,梁悦其实没有睡熟,他得了流感,一直在发烧。

凌晨两点,老书记在电话里叫他小悦,同他几年前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时一样语气沉重,不知是怎样的操心:“我记得你父亲那时说过,他的隔离病区是按照国际标准建造的。现在情况紧急,市区里除了市传染病医院,其他医院均无专门应对类似非典之类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病房,我现在要求你立刻启用你医院里这个隔离病区,准备接收病人。”

梁悦说:“我等您这个命令好几天了。”

老书记问:“蒋师傅在吗?”

梁悦手里的电话被拿了过去。

“喂。”老家伙很淡定。

老书记反倒停顿了片刻,叫不出口一个合适的称呼,他便直接说了:“SARS之后,你花了六千多万造这个隔离病区,防的就是有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