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玄

第53章 午夜回庄,湖光山色(2/2)

积1. 1 o亿立方米,平均水

深1. 97米:西湖底质是一种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湖沼相沉积,属于粉砂质粘土

或粉砂质亚粘土,最上层皆为藻骸腐泥层(黑色有机质粘土),中层泥炭层或沼泽

土,最下层为基底粉砂层: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涧,主要补水河流为金沙涧、龙

乱涧和长桥溪。9地质成因

古时由于文化知识的局限,千百年来很少有人去认置探寻西湖形成的秘

密。直到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展,科学界有识之士才开始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来探讨西湖的形成。最早用地质学观点解释西湖成茵堵是日本地质学家石井八万次

郎。19o9年,他在东京《地质学杂志》中撰文称,西湖与日本的中禅寺湖相

似,南山为古生代岩层的山坡,溪水北流,为西湖北山的火山岩堵塞而成。

192o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祯考察西湖,先提出西湖原是一礁

湖,是钱塘江口一小湾,后来由于钱塘江夹带的砂土堵塞其湾口而成的假说。

西湖究竟怎样形成?经过地质工作者的多年勘测研究,“泻湖”说流传最

广。这一假说认为,至少距今胃千多年前,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除个别山岭外全

部淹没在海水之中。随着海水的冲刷,海湾四周的岩石逐渐变成泥沙沉积,使海湾

变浅,钱塘江也带来泥沙,在入海口沉积。泥沙越积越多,最终将海水截断,内侧

的海水就形成了一个湖。这种现象在地质学上称为“泻湖”。起初,泻湖还随着淞‘

水出没。后来,经过劳动人民多次筑海塘阻栏海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

式形成。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像,秀美的西湖曾是惊涛拍岸的海湾,千百年前的“沧

海变桑田”毕竟在千百年前,假说也尚未完全证实。近年来,有地质学家提出:确

切地说,西湖不是一个典型的泻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关于西湖形成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