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3/4)
〔《衍》〕治酒 风鼻上赤。将橘核微炒为末,每用二钱匕,研胡桃肉一个,同以温酒调服,以知为度。
(《图经》云∶胡桃性热。)海云∶治酒 鼻。用山茱萸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瘕。
治酒 鼻。片脑(些) 硫黄(明净者,五分) 枇杷叶(一钱)上用猪脏去头段一尺,用第二段一尺,割下脏上脂,煎成油,调和前药末,入生脏内,两头缚定,挂当风处七日。用时将小针于脏上针孔捏出药少许,用手敷患处,十日内全愈。
〔无〕粉黄膏 治肺热赤瘰,俗曰酒 。
硫黄(一分,为末) 萝卜(切去盖,剜作穴子,入硫黄在内,以竹针盖定,安正入糠火煨一宿,取出细研) 轻粉 乌头尖(各少许为末)上研匀,以面油调,卧时敷,早晚洗去。以酥调,尤佳。
治酒 鼻。用**、硫黄、细辛、轻粉等分为末,水调敷。
槟榔散 治鼻头赤。
槟榔 硫黄(各等分) 片脑(少许)上为细末,用粗绢帛包裹,时时于鼻上搽磨,鼻闻其臭,效。又加蓖麻子肉为末,酥油调,临睡时少许搽鼻上,使终夜得闻,效。
〔丹〕治酒 。以桐油入黄连末,天钓藤烧灰,敷之。
〔《甲》〕鼻管疽发为病,脑空主之。
〔无〕鼻头微白,亡血也。赤者,血热也。酒客多有之。
鼻塞
鼻得冷则黑
〔丹〕面鼻得冷则黑论 诸阳聚于头,则面为阳中之阳,鼻居面中央,而阳明起于 中,一身之血运到面鼻阳部,皆为至清至精之气矣。酒性善行而喜升,大热而有峻急之毒,多酒之人,酒气熏蒸面鼻,血得酒为极热,热血得冷为阴气所搏,污浊凝结,滞而不行,宜其先为紫而后为黑色也。须用融化滞血,使得流通,滋生新血,可以运化,病乃可愈。予尝以酒制四物汤加酒炒片芩、陈皮、生甘草、酒红花、生姜,煎,调下五灵脂末饮之。气弱形肥者加酒黄 ,无有不应。(入好酒数滴为引使。)
肩背痛
肩背痛属肺分野病。经云∶西风生于秋,病在肺 ,在肩背,故秋气者病在肩背。又云∶秋肺太过为病,在外则令人逆气,背痛愠愠然是也。
〔垣〕《脉经》云∶风寒汗出,肩背痛,中风小便数而欠者,风热乘其肺,使肺气郁甚也,当泻风热以通气,防风汤主之。
柴胡 升麻 黄 (各一钱) 防风 羌活 陈皮 人参 甘草(各五分) 本 青皮(各三分)黄柏(一分) 白蔻仁(二分)上 咀,作一服,水煎,温服食后。气盛者宜服,面白脱色气短者勿服。
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
〔丹〕治一男子忽患背胛缝有一线痛起,上肩跨至胸前侧胁而止,其痛昼夜不歇,不可忍,诊其脉弦而数,重取豁大,左大于右。予意背胛小肠经也,此必思虑伤心,心脏未病而腑小肠先病,故痛从背胛起。及虑不能决,又归之胆,故痛至胸胁而止。乃小肠火乘胆木,子来乘母,是为实邪。询之,果因谋事不遂而病。故用人参四分,木通二分煎汤,使吞龙胆丸数服而愈。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全文见诊病传变。)运气 肩背痛皆属火攻肺病。经云∶岁火太过,民病肩背热。又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病肩背 缺盆中痛。又云∶岁金不及,其病内舍膺胁肩背,外在皮毛,治以寒剂是也。
针灸 肩背有二法∶其一取肺。经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又云∶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