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

第37章 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三(7/8)

便者。善集福德资粮故。名为无厌足者。常求智慧因缘故。名为不舍者。集大慈大悲因缘故。名为无疲倦者。常正忆念故。名为远离破戒者。深心求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故。名为常念佛法者。常令众生离恶修善故。名为庄严佛国者。种诸福德。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名为行种种善业者。求庄严佛身口意故。名为常行精进者。供养一切说法菩萨故。名为乐大恭敬者。一切菩萨方便中心无碍故。名为心无碍者。常乐教化众生故。名为昼夜远离余心者。菩萨如是行时。以布施教化众生。爱语利益同事。亦教化众生。又以色身示现。教化众生。亦以说法。教化众生。亦示诸菩萨行事。教化众生。亦示诸佛大事。教化众生。亦示生死过恶。教化众生。亦示诸佛智慧利益教化众生。菩萨如是修习。以大神力种种因缘方便道。教化众生。是菩萨虽种种因缘方便。心常在佛。不失善根。又复常求转胜利益众生法。是菩萨利益众生故。知世所有经书技艺。文章算数。金石诸性。治病医方。干消癞病。鬼着蛊毒等。妓乐歌舞。戏笑欢娱。国土城郭。聚落室宅。园林池观。华果药草。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码瑙。示诸宝聚。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占相吉凶。地动梦怪。身中诸相。布施持戒。摄伏其心。禅定神通。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诸不恼乱。安众生事。哀众生故。出如此法。令入诸佛无上之法。菩萨住难胜地。值数百千万亿佛。恭敬供养。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亲近听法。闻法出家。而为法师。说法利益。得转胜多闻三昧。乃至过百千万亿劫。而不忘失。一切福德善根。转胜明净。譬如成炼真金。砗磲磨莹。其光转胜。菩萨住是地中。方便智慧力故。功德善根。转净明胜。下地不及。又如日月星宿。诸天宫殿。风持令去。不失法度。如是菩萨住难胜地。以方便思惟故。福德善根转倍明净。而不取证。亦不疾成于无上道。佛子。是名略说菩萨难胜地。菩萨住是地中。多作兜率陀天王。诸根猛利。悉能摧伏一切外道。有所作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为首为胜。乃至于一切众生。为依止者。佛子。是菩萨若欲勤行精进。须臾之间。得千亿三昧。乃至能示千亿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神通自在。复过是数。若干百千万亿劫不可计知。时金刚藏菩萨欲重明此义。以偈颂曰。

诸菩萨具足 四地行法已

思惟三世佛 戒心除疑悔

道非道知见 菩提化众生

如是平等观 得入第五地

四念处为弓 信五根为箭

四正勤为马 四如意为车

五力以为铠 破诸烦恼贼

勇健不退转 直入第五地

惭愧无垢衣 净戒以为香

七觉为华鬘 禅定为涂香

智慧与方便 种种念庄严

如是则得入 陀罗尼园林

四如意为足 正念为头项

慈悲明净眼 利智慧为牙

以空无我吼 破诸烦恼贼

如是人师子 能入第五地

是菩萨已得 住于第五地

转修胜净法 皆为佛道故

常行慈悲心 未曾有厌倦

常为修习此 第五地行法

深集二资粮 福德及智慧

种种方便力 上地明观法

常为佛所护 得成于念慧

次第能善观 如实知诸谛

苦集灭止道 世相第一事

说生起差别 无生如来智

如是观诸谛 心微妙清净

虽未能逮得 无障碍解脱

以能有智慧 及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