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页(2/2)
“我也没想到,父亲、母亲、大哥,定是在天上庇佑着我。”
燕思空忆起自己离京的那天,怀揣着滔天的野心,策马驶出永定门,回首望,想起的是黄巢的诗,句“我花开后百花杀”,包藏着的是多次落榜、怀才不遇的激愤和汹涌澎湃的志气豪情,后来他揭竿起义,兵入长安。
几百年后,太祖皇帝同样揭竿而起,君临天下,他借古喻今,留下“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如今,他和封野站在了这里。
他们终究会成为史书的执笔人,还是段微不足道的篇章
百年以后,世上会怎样写他们,怎样说他们,怎样看他们
封野似乎看穿了燕思空的想法,他专注地看着他势在必得的疆土,轻声道:“你是不是在想,史书之上,究竟会为我们留下怎样的笔墨。”
燕思空喃喃道:“史官笔,诛心剑,且看他们如何将我笔笔凌迟。”
“成王败寇,你的生平,尚未盖棺定论。”
燕思空摇了摇头:“我不做半点奢想。”
封野看着燕思空怅然的模样,心里突然有些难受。
“这是给祝兰亭的。”燕思空突然从袖拿出了封信,“派人送去吧。”
封野接过信,展开来扫了遍,又将其收好:“你当真还有你与祝兰亭通过的书信”
“早就烧了。”燕思空道,“但若需要,我随时可以仿他的笔记伪造,我记得所有内容,先吓他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