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第4章(9/9)

後,亦竊比述而不作之意。

一、修仙有五等,煉丹有三成。既以證真,妙用莫測,只得渾融而書之,難以分別異同優劣高下。

一、諸仙傳載飛昇沖昇、上昇昇天、登天輕舉、仲舉昇舉、飛舉登真、昇真尸解、解化昇化、羽化隱化、示化示卒,示終等例,并照元傳書之,不敢改易。

一、真仙修踐有合於道德五千言者,問立論斷歸美,以示崇尚道德之貴,後之學者宜取則焉。

一、是書編次難以玫竅年代,故揭其大略次序而已。其有一博學之士能考究者,幸刊而正之!

一、辨《資治通鑑》年譜差.誤。-考周之世。厲王在位三十六年,周召共和十四年,總五十年。令《通鑑年譜》乃作厲王在位四十年,共和又五十年,則是總九十年,而差加入四十年在內。世豈有大臣輔少主,居攝五十年而方歸政之理。只據劉恕作《外紀》,厲王亦不曾有四十年;而書共和十四年厲王崩乎負,即不曾有共和五十年之說。此作《年譜》者之誤也。且周之諸王享年有差互增喊,乃總其享國,共九百二十七年。考之,乃是周之世差加入一循環甲子在內,五十四年在周,六年在商,因而所排甲子紀年并差。又據劉恕《外紀》論斷,亦準三統歷紀,西周東周共八百餘年,未嘗有九百餘年之說,又可見後人作年譜差誤分曉。自周上至唐堯元年,諸家所載帝王紀年雖有不同,而不曾外加入一循環甲子在內,姑真勿論。下至秦元年起,方與諸家所載紀年同。

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成,其中年月,用謝觀復作《混元實錄》中年譜,亦欲效《資治通鑑分體。再修《歷世真仙傳道通鑑》一部,因先考年代,以遺方來,如《資治通鑑》起周威烈王,《釋氏通鑑》效之起周昭王,則道家用二家之體,合起殷陽甲,蓋老君以陽甲十七年自泰清境分神下降,託孕於玄妙玉女也。今考劉恕《通鑑外紀》,及邵雍《經世書》,與道家經書所載歷代帝王享國年譜特異。三書之異,蓋因所載享國修短之不同,所以紀元年甲盡不相符合。劉邵之作,乃儒家考古之前輩,而二人之所考已異,儒者亦莫能分別是非。或曰:劉之書志在深究治亂,而不專意年甲;邵之書考明數學,專注意於年甲者,或邵之書是也。如是則劉之書本於史書紀年,史果妄乎?或曰:前代久遠,莫能辨惑。此說良是矣。今編《體道通鑑》,只合本一於道家所載經書,如謝觀復所編《混元實錄》年譜,蓋已考究詳盡,後之述者幸無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