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6/6)
李充
李充,馮斕人,自言三百歲,從秦始皇發會稽,望江海。少好學,為博士,門徒萬人。伏生時年十歲,乃就充石壁中受《尚書》,以口傳授伏子,四代之事,略無遺脫。伏子因而誦之,常以繩十餘尋縛腰,誦一遍一結,十尋之繩皆繩結矣,誦記之數萬遍。但云食穀損人精慧,故有遺失。伏子今所傳,百卷得其一矣,堯舜二典闕弘多。充在漢世,常餌菊木,人問先生何以不語,至經旬日曰:世問無可食,亦無可語者。精神往來,採雲膏霞液,身中惟心在爾,豈能言乎,正恐煩神使舌爾。帝聞神異,乃聘徵。充衣荷草畚,負《五嶽真形圖》而至,帝禮待之,亦號負圖先生。
孟岐
孟歧,清河逸人也。尋師不避險阻,年七百歲,記及周初時事了了如目衢前。或云:見周公旦抱成王以朝於周廟,歧時侍周公陞壇。公上,岐以手摩成王足,周公以王飾遺岐。岐常寶執,每以衣袂拂拭筍,質今銳欲折耳。嘗餌桂葉,在華陰山下拾藥。聞帝好仙,披草萊而出。
郭瓊
郭瓊,東方郡人也。其形貌醜劣,而意度過人。扶杖遊行。每寄宿人家,輒乞薪自照,讀書不跟。主人有筍中秘書讖緯,緘籐甚密。而瓊已聞知,悉覽,莫不服其神異。聞瓊寄宿,則閉戶塞門,有不得之書悉焚之,乃開門進瓊,人恐知其陰謀。瓊常袖一中出一把籌子,散置膝前,側人家隱事、偕知。或晝外不閉目,行地無蹤,袒楊如狂。漢武帝尚其異之。
黃安
黃安,代郡人。自云卑陬不敢處人問,執鞭推荊,誦書畫地以計舌數。一夕地成池,明復移處,亦然也。時人謂之舌耕。可八十餘,視若童子。常服朱砂,舉身皆赤,不著衣?坐一神電,廣三尺。時人問:子坐電賽年?曰:昔伏羲氏始造網罟、有此囗海以授吾,背七平。此龜畏日月之光常二千歲一出頭,我得此龜來已五過出頭咦。行測負龍習而趨,世人謂安年萬歲。漢武帝聞有異跡,乃進與論虛,無神仙之事,帝往屈焉。及封泰山j韶董謁、李充、孟岐、郭瓊、黃安五人同輦,謂之五仙臣。帝崩後,即去,不知所之。